唇彩效應(Lipstick
Effect)是一種經濟現象,顯示出在經濟衰退時消費行為的變化。在消費者無法負擔高價商品的情況下,他們傾向於轉向價格更加負擔得起的奢侈品,例如唇彩和高端化妝品。這一趨勢不僅在大型市場中普遍存在,也在新加坡明顯體現。在新加坡,對化妝品需求的增加,尤其是唇彩的需求,反映了消費者希望犒賞自己的心理,而不需要投入過多的費用。這顯示新加坡的唇彩市場不僅保持穩定,還為希望進入和擴大市場份額的品牌有了更大的發展機會。
本篇延續前一篇《新加坡唇彩市場面面觀(II)哪種唇彩色彩最受消費者喜愛?》分析,i -Buzz Asia將專注於研究消費者討論和關注度最高的領導品牌。同時,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品牌所實施的營銷策略,以在充滿挑戰的市場中創造競爭優勢。
YSL與Dior透過網紅行銷,而Maybelline則以合理的價格吸引了新加坡消費者的關注。
新加坡的唇彩市場目前正見證國際品牌的受歡迎程度,特別是來自法國的高端品牌。根據i-buzz
Asia的最新數據,YSL是消費者熱門討論品牌排行的領導品牌。緊隨其後的是Dior,這是另一個在法國高端化妝品行業中突出的代表。值得注意的是,來自美國品牌Maybelline,儘管屬於平價市場,仍然憑藉其有效的品牌策略和廣泛的可及性占據第三位。這些數據顯示,新加坡消費者的選擇不僅偏好高端品牌,同時也關注價格親民且品質優良的產品。。除了西方品牌,日本和韓國的彩妝品牌也逐漸受到關注。這顯示亞洲品牌在新加坡市場的影響力逐步擴大,消費者的偏好也有所改變,使這些品牌在區域市場中更具競爭力。
YSL目前在新加坡的唇彩品牌討論榜單中名列第一,這得益於其高端產品、奢華設計和精明的營銷策略。著名的唇彩系列如Rouge Pur Couture和Rouge Volupté Shine,以及新推出的Loveshine和Candy Glaze,因其色澤美麗、持久且色彩多樣,適合各種膚色而受到喜愛。其金色金屬包裝設計不僅突顯了產品的奢華感,還使其成為時尚配飾。在新加坡,YSL通過獨特的活動來建立品牌印記,例如在樟宜機場用鮮紅色裝飾店面以慶祝農曆新年,並為顧客舉辦免費化妝活動。此外,品牌還經常開設引人注目的期間限定店,並舉辦新產品發布會,邀請知名網紅如Chloe
Liem、Eros和Miki Faerie參加,創造強大的媒體效應。
Dior在新加坡的唇彩品牌討論中排名第二。作為一個奢侈品品牌,Dior針對高收入客戶,推出了如 “Dior Lip Glow”和“Dior Lip Maximizer”等熱門產品,滿足新加坡消費者對輕盈自然唇彩的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Dior在利用新加坡社交媒體習慣方面走在前列,特別是WhatsApp — 此平台在該國極受歡迎,用於展開獨特的市場營銷活動,促進品牌與客戶之間的個性化聯繫。這一活動由BLACKPINK成員Jisoo擔任品牌大使,推廣新款Dior Addict Shine唇彩。Jisoo通過Instagram Stories直接邀請粉絲加入她的“獨家WhatsApp群組”,創造了一個私密、親密的交流空間。為了增強互動效果,Dior還整合了一個Jisoo的聊天機器人,使用戶能輕鬆選擇和定制他們想要接收的內容,並巧妙地導航到購買鏈接。這種方法幫助Dior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和BLACKPINK的粉絲。
最後,美國平價品牌Maybelline在新加坡的唇彩討論中排名第三。該品牌因其合理的價格和多樣的分銷渠道(從超市、便利店到Shopee和Lazada等在線購物平台)而受到青睞。Maybelline有效利用社交媒體的力量來吸引目標受眾,保持在Instagram、YouTube和TikTok上的活躍存在。品牌不僅發布吸引人的內容如試色視頻,還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公佈吸引人的折扣活動,以吸引消費者。
結論
新加坡的唇彩市場極為多樣,清晰地反映了當地消費者的趨勢。來自法國、美國及亞洲的品牌,無論是平價還是高端,都展示了新加坡消費者在選擇上的豐富性。在提到的三大品牌中:YSL以獨特的營銷方法,如期間限定店和與KOL的合作而脫穎而出;Dior則利用WhatsApp社交媒體和Jisoo的參與,與客戶建立了親密的聯繫;而Maybelline則通過合理的價格和廣泛的市場接觸來吸引消費者。
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唇彩市場中立足,各品牌不僅需要專注於開發高質量的產品,還需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消費習慣和心理。此外,明確客戶群體以制定適合的營銷策略也至關重要。例如,若品牌定位於學生或大眾消費者,可以舉辦促銷活動,並在社交媒體上增加互動;而若定位為高端品牌,則應考慮舉辦線下互動活動以吸引客戶。此外,透過網紅行銷能有效提升品牌曝光度與消費者信任度。